beat365动态

当前位置: 公司首页 > beat365动态 > 正文

公司邀请武汉大学李涛老师进行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2-07-01 作者: 来源:beat365 点击:

6月29日晚19:00-21:00,公司毓秀教研讲坛第十七期邀请武汉大学李涛老师进行了线上教学研讨活动,作了题为《陶器、家户与早期社会复杂化》的报告。公司师生以及武汉大学、复旦大学部分教师共计190余人聆听了此次报告。洪猛老师主持了此次活动。

李涛老师现为武汉大学beat365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副经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手工业考古、家户考古和早期复杂社会,已在国内外重要考古学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超过25篇,并担任《江汉考古》等重要期刊的审稿人以及牛津大学出版社等机构的书稿审稿人。他在武汉大学为本科生开设了《考古学数据分析》、《复杂社会》、《家户考古学》等多门专业必修课程。此次亲临公司本科生课堂,为同学们开启“家户考古”这一前沿、甚至说Fashion的考古学概念。他从陶器、家户和早期社会复杂化三者的关系讲起,独辟蹊径、环环推进,将三者有机结合,为公司师生打开了一个崭新却又蓄满力量和生机的科技考古视角,引发了以文科专业背景为主的员工的思考,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

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手工业生产与早期社会复杂化。以柴尔德的研究为例,强调了手工业专业化在社会进化中的作用。第二部分,陶器研究的过程和未来。陶器的故事正是文明的故事,它不仅是最常见和最常用、数量最多、最耐保存、有断代意义的遗物,也是在文化和技术上复杂性、多样性的代表,产生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成果。第三部分,区域和地方:两种空间尺度。这是考古研究的两种思考方式和研究路线,家户和家户考古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第四部分,案例研究与思考。通过具体的案例,充分说明如何从实践的角度来研究陶器、家户、早期社会复杂化问题。红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探索提供了典型范式。第五部分,总结。强调对社会复杂化的研究需要更小空间尺度上的量化比较,陶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家户和家户考古正在成为复杂社会以及陶器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接下来李涛老师和公司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陶器来源、原材料、生产者等问题作了细致回答。

复旦大学张萌老师对此次讲座做了精彩的现场点评。他说:“好久没听过这么好的讲座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人获益良多。李老师在陶器、家户和早期社会复杂化这三个领域,都做了特别出色的研究、特别精湛的研究。他的语言表达清晰,让人真正的感受到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究竟来自哪里呢?我认为是理论的力量。这种理论,其实指的是世界的运行方式,基于逻辑和事实的推理,这是特别关键的一点,而且也是当代考古学理论建构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

洪猛老师最后做了总结发言。他认为,李涛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展示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内容体系。首先基于手工业生产和社会复杂化的理论,匡正我们原先的一些比较主观的认识。通过回顾陶器研究的过去和未来,不仅梳理了陶器研究学术史,而且把经典的研究做了很好的展现,使听众能够更明确陶器研究发展的路径。然后,基于“区域”和“ 地方”这两个空间尺度,阐明了透彻的宏观视野和微观视角,引出家户作为一个分析单位的有效性。最后通过红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这两个案例的研究,进入到社会复杂化这样宏大的课题,并展示出其研究的深刻价值。

此次活动历时2个小时,讲座内容环环相扣,精彩纷呈,为相关考古学分析树立了良好榜样,值得大家深入学习和思考,认真感受和体会考古学研究的张力。参会同学全程认真聆听,员工在线人数始终保持在185人次以上。这也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对考古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学院也更希望通过这次讲座能引发我们对新文科建设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主讲人简介:李涛,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哲学博士(匹兹堡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2016—2019),现为武汉大学beat365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副经理,研究员。主要关注手工业生产、家户考古和早期复杂社会。在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Heritage Science(A&HCI期刊)编委,PNAS等10余个国内外重要期刊审稿专家,牛津大学出版社和英国考古报告出版社书稿审稿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各一项,出版译著《考古学中的区域聚落人口》(2021)和《陶器与意识:萨拉多彩陶》(近期出版)。


上一条:公司党委开展“红色记忆 砥砺初心”主题党日观影活动

下一条:公司毓秀教研讲坛第16期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