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学院一流本科建设发展进程,2021年1月18日,公司“毓秀教研讲坛”第五期推出《重回故乡——于家石头村调研项目解读会》,张殿清教授为同学和老师们全面解读了调研项目的缘起、意义、调查方法。衣长春副经理主持了此次线上会议,140多名同学和20余位导师参与了此次活动,会议气氛融洽,互动积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于家石头村调研选题)
会上,衣长春副经理回顾了学院2020年以来史学拔尖人才培养、调研的收获,简单介绍了此次调研项目发起的缘由、内容和目的,重点强调了2021年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创新主题。
张殿清教授从项目的缘起、历史调查的重要性、本科实践教学成绩评定、缘何选择“石头村”、“石头村”主要选题及研究方向五个方面详细解读了“于家石头村调研项目”的同时,为保证调研项目的效果也同时公布了导师组拟定的八大调研选题,并为同学们指定了寒假阅读书目。
他首先强调了历史调查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公司现在历史学习的途径还是比较传统的。主要是课上听老师讲;课下阅读其他学者加工后文献、学术著作,而直接获得的信息比较少,因此实地调研、考察显得突出而紧迫。像许多大家先贤一样,走出书斋,走进田野,近距离地感受历史遗物,不但能够让同学们直观地感知历史、理解历史,也能置身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发生的自然和人文场景中。在历史遗迹、故事传说中搜寻、探索,用抽丝剥茧的耐心发现每一块碑刻、每一座建筑、每一块砖瓦留给我们的历史信息,寻根溯源,返璞归真,完成采访和实地调查,搜集整理地方文献、民间文书和口述资料等,完成历史遗留信息与文献信息相互印证。随着近年来历史学与人类学等学科的融合,走出书斋、走出校园,重回田野又重新被史学界重视。这也是公司史学拔尖人才培养中顺势而为的重要方法和举措。所以说,历史调查对于历史学习意义重大。
(师生认真筹备的线下会场)
接下来,他就导师组拟定的《宗族与村落》、《戏台与庙宇:村民娱乐与信仰的空间》、《太行山村落的共性与特殊性》、《古村落开发的困境与出路》等八个选题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列出了寒假阅读书目。
衣长春副经理对张殿清教授的宣讲做了总结与补充,他重点剖析和分享了对此次调研主题“重回故乡”的理解。首先,故乡是社会学、人类学上所讲的田野,不仅要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回归田野、进行实践;其次,故乡是文化传统、文化符号。传统文化扎根乡土,藏于山水间。除了现在耳熟能详的国家级的文化遗产,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故乡等待探索、发掘;第三,故乡代表了温情与记忆。回到故乡,就要重拾记忆,这也为同学们指出了学习的目标、路径与态度。大家都是从故乡走来,带着历史学的使命重回故乡,发现更多的知识,寻找更多的记忆。也就是说“科研创新、实践、读书”相结合,最终使同学们成长为高素质、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最后,肖红松经理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立德树人”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同学们要把田野调查和“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起来,要懂得书斋之外更有山水。整理地方文献、梳理地方文脉、完成研究报告,为我省历史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工作做出贡献。同学们要切实担负起历史研究服务地方社会的重任,历史研究要多考虑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深挖历史遗产的时代意义和经济效益,助力我省经济发展,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肖经理强调,同学们在寒假期间要通过走访调查,探寻故乡的特有文化现象、重要文化遗产和乡村传统习俗,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完成8000字的调查报告,为即将开展的“石头村调研”项目预预热、练练手。学院会为此次调研项目提供足够的支持,希望同学们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刻苦调研,以优异的调研成绩支持学院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
本次解读会的顺利召开,预示着公司历史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已经站到了一个新起点。通过这次解读会或说动员会、队员招募会,极大调动了导师和同学们对调研项目的关注度,引发了同学们对调研活动的极大兴趣,133位同学,22位导师参与了此次活动。会上同学们与导师积极互动,提出问题;会后同学们就关注度高的问题与导师积极联络,建立了双选关系。这次活动不仅推动学院“于家石头村”调研创新项目、创新实践落到实处,也为调研的顺利进行和同学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助力公司国家级一流本科公司产品质量的提升。